即使在采访结束后,笔者发现,这座冰山浮在水面上的仍然只有10%。
光伏电池主要分为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其中晶硅电池又分为多晶硅和单晶硅,而薄膜电池大致有硅基薄膜电池、铜铟镓硒电池、碲化镉电池、砷化镓电池等。管理规范且有品牌的厂家,一般质量控制水平较高,对成品的检验标也较为严格,因此其产品质量相对更高且更稳定。
在具体项目中,一律选择国内一线品牌厂家的A1级组件,并越来越多的使用高效的单晶硅组件,为客户打造高效、长寿命、收益稳定的家庭分布式光伏电站。相反,质量管理和品牌较差的小厂家,其问题就非常多。用户在选用时应特别重视并加以甄别。晶硅光伏组件的基本构成包括:光伏电池片,将光伏电池进行串、并联的焊带,将光伏电池夹在其中的超白钢化玻璃和背板,以及将钢化玻璃、串并联好的电池片、背板粘合在一起的EVA(热熔胶)。A级组件一般指效率较高、电性能一致性较好的组件。
家庭光伏系统专家PVapp,是国内最专业的家庭光伏系统服务商之一,核心团队具有10年的光伏行业经验,主要人员曾参与光伏系统设计、施工、验收的国家规范,拥有从10kW至20MW各级别光伏电站、建筑一体化项目的设计和施工经验。这里再重点介绍一下光伏电池的质量分级:由于生产线上生产的光伏电池片质量不会完全一致,一般国内的厂家将光伏组件分为A、B、C、O等级别。三、能源互联网的三个层级能源互联网是什么呢?有三层:物理基础,实现手段,价值实现。
五、光伏新业态和新模式能源互联网怎么和光伏有关系呢?从新业态看,按照国家住宅和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专家推算设计,2020年我国可利用的南墙和屋面的面积约为300亿平方米,按照50%的可利用安装面积和平价10平方米安装1kW分布式光伏系统计算,2020年建筑光伏最大装机容量前景可达15亿千瓦,即人均1kW,可以说未来是人人光伏,全民光伏的概念。二、能源互联网正颠覆生存模式数据成为新的自然资源,云计算正在推动平台化服务,社交、移动、数据推动个体崛起,形成个性化互动机制,包括供给侧改革,是以能源的消费为互动的。除却光伏本身,我们应该考虑更多其他的方面,将光伏拓展至更多的方向,真正做到能源互联互通,实现多元化发展。这里面,平台运营者(服务商)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包括从能源成本方面,早期的试验显示,在家庭当中引入能源显示器后,能源消耗降低了4-15%。创新运营模式创新运营有多种模式,能源不再是单向的流动,价值也不是从用户到运营商手里,未来一定是多元化的、多市场主体的、多参与方的形式,能源流,信息流,价值流都是多相互动的。
2.实现手段:信息物理能源系统除了物理基础作为能源系统综合效率,达到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占比最大化是需要信息的。第二个层级是优化管理,从网络端最大化地把这些能源利用、储存,就是优化管理。互联网是一个自然垄断的时代,在互联网只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可能就不占优势了,这是一种纵向细分的垄断,能够做到这个行业的最强就可以活得很好;不是全链条的垄断,而是单一的服务,比如针对光伏电站进行服务,可以做到业界最好、服务价格最低,这自然是一个垄断的平台运营商。各种能源技术的归一化度电成本这是2013年欧洲的成本,最左边是光伏,包括分布式,集中式的成本,光伏成本已经接近煤电等普通化石能源成本,到2020年会低于火电的成本。
百年一遇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孕育,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我们面对的很大挑战是能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同时需要很好的技术和能力,可再生能源、储能和信息通讯技术迅猛发展,这时候就是我们面对的1%的机遇。能源互联网有一个特性是能源协同,包括多种协同,电、气、能源价值链系统。能源虚拟化,通过借鉴IT的虚拟化概念,将基础设施抽象成虚拟资源,提升资源利用率。放眼全球市场,随着信息互通、行业融合的脚步不断加快,光伏融入能源互联网是一个必然趋势
光伏如何更好地接入互联网?能源互联网如何带动光伏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鼓励多用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光伏是一个产业,不仅仅是光伏组件与电站本身,而是包括光伏配套服务的一系列相关产业,这是能源互联网追求与探索的。五、光伏新业态和新模式能源互联网怎么和光伏有关系呢?从新业态看,按照国家住宅和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专家推算设计,2020年我国可利用的南墙和屋面的面积约为300亿平方米,按照50%的可利用安装面积和平价10平方米安装1kW分布式光伏系统计算,2020年建筑光伏最大装机容量前景可达15亿千瓦,即人均1kW,可以说未来是人人光伏,全民光伏的概念。
第二个层级是优化管理,从网络端最大化地把这些能源利用、储存,就是优化管理。能源虚拟化,通过借鉴IT的虚拟化概念,将基础设施抽象成虚拟资源,提升资源利用率。
能源互联网有一个特性是能源协同,包括多种协同,电、气、能源价值链系统。包括从能源成本方面,早期的试验显示,在家庭当中引入能源显示器后,能源消耗降低了4-15%。通过这种平台,而不仅仅靠光伏电站的建设去补贴,通过各种各样的基于信息的价值挖掘实现新的模式。互联网是一个自然垄断的时代,在互联网只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可能就不占优势了,这是一种纵向细分的垄断,能够做到这个行业的最强就可以活得很好;不是全链条的垄断,而是单一的服务,比如针对光伏电站进行服务,可以做到业界最好、服务价格最低,这自然是一个垄断的平台运营商。能源众在化,分两个层次,一个是能源生产从集中式到分布式、到分散式,光伏尤其能够体现,从集中式电站到分布式电站、屋顶光伏电站,甚至未来移动式的,背包上、电动汽车上,无人机上的光伏。包括给周边提供服务和交易,这里就需要一种信息交易平台和模式,放开分布式光伏的市场准入。
各种能源技术的归一化度电成本这是2013年欧洲的成本,最左边是光伏,包括分布式,集中式的成本,光伏成本已经接近煤电等普通化石能源成本,到2020年会低于火电的成本。比如光伏处理预报,通过云成像的方式实现短时的光伏处理,通过云层的识别、云的移动方向的识别进行预报。
不包括所有房屋和农业等建筑地址,单单从可用建筑算,可以达到人均一千万的光伏电量。通过分布式光伏或者光伏电站等,提供第三方的能源服务商或者收电公司,都会成为可能,能源互联网在2015年到2016年是一个非常热的话题。
信息物理系统的第四个层级是提升体验,人们会越来越注重体验的优越性,提升用户体验,是未来一定要重视的方面。从国家的角度,能源互联网行动会尽快出台,这是为了响应互联网+的方向。
中国有可能在百年来,引领这个世界的潮流。2.实现手段:信息物理能源系统除了物理基础作为能源系统综合效率,达到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占比最大化是需要信息的。另外通过这个技术和一些互联网技术,使一些变电站从七座减少到六座,这不仅是减少成本的问题,占地还可以减少其他的用途,包括商业楼宇等。这里面,平台运营者(服务商)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2015年6月2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明确了推进互联网+,促进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等若干能形成新产业模式的重点领域发展目标。但是考虑到本地的分布式能源发电,储能等,就可以考虑到在运行时是336,这样降低了27%的负荷,这样各种成本都会下降。
能源信息化,一个概念是前面说的信息采集,第二就是能源、能量能够像计算资源一样便于存储和管理调控。举个能源协同发展的例子,比如说传统的能源局域网在规划设计时往往事先从整个负荷需求来考虑,我们传统方式最高负荷值是461,如果平时就要按照461的值来设计。
三、能源互联网的三个层级能源互联网是什么呢?有三层:物理基础,实现手段,价值实现。我们要把大数据信息采集起来,通过提供服务进行分析优化等,在未来,信息本身的价值也会有所体现。
从传统的简单的能源项目合作、从生产到用户,在能源互联网里信息流、价值流、是多流互动的状态。四、能源互联网的本质特征能源互联网包含能源协同化、高效化、商品化、众在化、虚拟化、信息化六大本质特征。智能运维平台的特点是,基于免费共享的云平台建立远程监控体系,关注全寿命周期实现设备使用过程价值延伸,服务产业链构建共享共赢的光伏生态体系,建立光伏知识体系实现人员经验和知识沉淀,专业深入的数据模型挖掘生产效益提升潜能。另一层,众在化,主要是着重人的参与,实现大众参与,万众创新。
能源协同化,是指能源链条的协同、能源业务的协同,能源系统整体效率的协同。新模式即建立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实时补贴结算机制,实现补贴的计量、认证和结算与可再生能源生产交易实时挂钩。
这是未来光伏新业态和分布式光伏的典型体现。所以新能源的大规模利用已经有基础了。
另外是业务的协同,从能源互联网,局域网的设计、建设运行、后期的管理,都要协同。第三个层次是创新运营,通过信息的创新运营来推动产业发展是一个重要方向。